有机食品持续走热

2021-12-0836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消费升级力量的推动下,加之全民健康安全意识的增强,有机产品应运而生。特别是为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的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公众喜爱。家住北京西城区德外街道的全职妈妈刘蕊告诉记者:“消费最多的是有机牛奶,三元品牌的有机鲜奶每瓶7元左右,比普通奶贵,超市每天进货也不多,每次购物都要多囤几瓶给孩子喝,去晚了就没货。”

  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从生产、加工到餐桌和舌尖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添加剂的有机农产品,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有人说太贵,买不起;有人说真假难辨,不敢买;还有人说是噱头,炒概念。

  那么,我国有机产品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阻碍?如何识别真假有机产品?有机产品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市场渐入佳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食品和零售企业增加了有机品类,倡导乐活、环保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新一代消费者不仅愿意购买高品质产品,同时也关注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消费理念越来越普及,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明显提升。”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崔振岭在解读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编写的2021年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时表示,2020年我国共发放有机产品标志27亿枚,中国有机产品总核销量达到99.9万吨,总销售额达804.5亿元。

  报告还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4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27万张。2020年获得认证的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43.5万公顷,较2019年增长18.6%,位列全球第四。

  消费市场的需求是有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有机”这个概念不再陌生,但目前我国有机产品消费能力相较其他国家还有差距。报告统计,2019年全球人均消费有机食品108元,其中丹麦和瑞士人均消费有机食品2683元,并列第一,而中国人均消费有机食品57元,仅为全球水平的一半左右。

  “进行有机产品生产势必要增加成本投入,由此造成有机产品价格较高。但消费者因无法切实了解到有机生产的实际操作,不能理解有机产品‘高价’背后的原因,这就造成了有机产品的销售量和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影响有机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崔振岭说,国内目前也尚无应用广泛、知名度高、可信度强的有机农产品展销平台,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布局仍不完善,一些农场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开拓有机农产品销售市场,解决自身销售问题相当困难。


  告别“贵为美”

  一直以来,“贵”似乎已成为有机产品的代名词。市面上一包有机菜动辄几十元,高昂的菜价劝退不少消费者。“有机菜的种植成本、人工成本、损耗成本、认证成本,都远远高过普通蔬菜,这些也是推高有机菜价的主要因素。”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震告诉记者,比如200亩有机地精耕细作,大约要30名工人一天不能休息,种出的产量却只是普通蔬菜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辛辛苦苦种出了有机菜,却没有稳定客群,销路难以保障,又是一笔损耗。好在依托“互联网+农业”创造的透明供应链,在电子商务的助推下,订单农业、精准销售、社区团购等新销售模式深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有机消费市场的结构。

  “一直以来,价格偏高导致有机菜货架期长、缺乏鲜度管理,农户们种什么卖什么也不以市场为导向。”盒马(中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刘良超说,为解决这些问题,2020年盒马发布旗下主打有机菜新品牌盒马有机鲜,合作建设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从最初4家增至目前100多家,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全年推出100多款商品。

  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有机绿叶菜和茄瓜果,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盒马实行订单种植模式,提前2个至3个月给合作种植基地下达定植计划,利用国内各个地区地理气温条件的差异,通过供应链能力实现“南菜东送、北菜南运”,解除农场销售的后顾之忧。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消费者的有机菜消费习惯正在养成,有机菜的高昂价格也被“拉下马”。数据显示,自有机菜项目启动以来,盒马有机菜在蔬菜品类的销售额占比从8%提高到现在的20%;今年8月,盒马自有品牌“有机鲜”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0%。

  作为目前上海地区最大的有机农场,万禾70%的产能专供盒马。“自从和盒马签了定向种植协议,我们的生菜从十几块钱一包降到最低时候的3.8元,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黄震说。

  京东超市牵头成立了中国首个有机联盟。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刘利振介绍,联盟致力于通过打造有机行业标准,提供基于全渠道、全域营销、全用户运营的有机品牌扶持计划,建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有机产业生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有机食品。

  前不久,京东超市联合抖音共同打造了“双平台有机生活节”。搭配抖音直播平台的内容与流量利器完成对京东超市的有机消费场景链接,并联动多家媒体和达人,共同输出有机产品选购榜单。京东超市也进一步释放平台的供应链优势,对新锐品牌、产品进行额外激励扶持,搭建有机品类营销新赛道。


  识别真“有机”

  “现在生活里处处‘有机’,很多茶馆茶楼都说自己经营的是有机茶,连中秋月饼也宣称有机。我们消费者只怕是商家营销的幌子。”负责家中日常采购的北京东城区消费者彭满秀告诉记者。

  发展有机产品能够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市面上一些普通农产品傍名牌、蹭“有机”,检测监管环节漏洞百出等乱象屡禁不止。在有机消费供需两旺的机遇下,消费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从鱼龙混杂的产品中挑选出真正的有机产品。

  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相关信息三者缺一不可,一些企业和种植基地建立起自查标准,能够追溯到种子来源、播种及收获时间等全过程生产信息。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主任张纪兵表示,对企业而言,生产出真正的有机产品,体现的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驱使行业走向正规化。未来,高质量的有机认证还将致力于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新零售,拉动产业转型突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文良认为,如果失信于市场和消费者,产业的发展难免会遭遇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发展会员制、提供社区支持和政策扶持入手,让一部分消费者先买起来。
  “为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从业者应加大对有机产品的宣传力度。”崔振岭表示,加强对有机产品的宣传力度,使消费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并接受有机食品的合理溢价,从而引导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优质优价”价格机制的形成,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好以品牌拉动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的良性机制。


声明


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